城市更新如何破局?看热门打卡街区如何融合文化、商业与旅游
来源:嘉德商务
图片来源:项目方、品牌方或网络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由“粗放式开发”时代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新时代的城市更新已不能简单视为区域的商业复兴,粉刷墙面的粗暴“改造”甚至不如更新前的烟火气那么吸引人。尤其在国内城市越来越“千篇一律”的情况下,如何获得消费群体的认可甚至火爆起来是摆在经营者面前的难题。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注重个性化体验、小众娱乐、文化氛围的潮人,逛特色城市街区也充满乐趣。小编盘点了小红书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热门打卡街区,看它们是如何将“文化+商业+旅游”有机融合的:
南京小西湖
南京小西湖区位于南京老城东南部,占地面积4.69公顷,是南京市28个历史街区之一,拥有历史街巷7条、文物保护单位2处、历史建筑7处、传统院落30余座,算是南京为数不多的比较完整地保留明清时期风貌的居住街区之一。
2019年,小西湖街区正式开启微改造。不同于以往的“拆改一体”方式,本次改造采取“小尺度、小规模、渐进”的模式,保留传统老城格局与肌理,实现“院落共生”。在更新过程中,尊重和保留原有居民,保留街区传统文化,项目自然保留南方老城生活氛围。
图片来源@摄影:王伟
小西湖片区定位为文化展馆、非遗工坊、文创零售、民宿餐饮、休闲娱乐,集“夜宿”、“夜美食”、“夜游”等业态于一体。目前已有部分文创项目入驻,如:腾讯打造的腾讯棋牌IP场景“开心茶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打造的“大闹天宫艺术馆”,艺术跨界人士设计打造的昆虫博物馆等,逐渐成为当地居民喜爱的打卡地。
重庆紫薇路商业街
被誉为“重庆小曼谷”的紫薇路商业街,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黄泥塁紫薇路,整条商业街为社区商业形式,全长约700米,由特色业态聚集形成,有咖啡店、汉堡店、酒吧、西餐厅、设计师买手店等以特色店形式陈列的新奇业态。
同时,原有的社区集市、电子图书馆等,让弄堂的烟火气和都市时尚感擦出了火花,让这里成为了名气不断上升的夜生活新地标。目前,紫薇路特色示范街区去年月均客流已达20万人次。
事实上,紫薇路前身是一条修车街,在更新过程中,以“久久艺术馆”为文化原点,结合“商业+文化”业态,依托人口密度大、入住率高的优势,保留为居民服务的菜市场、便利店等,在公共区域呈现渝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文化特色,将其打造成重庆老旧社区城市更新的样板。
重庆山城步道
山城步道建设是重庆城市更新的一大特色。
不同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山城步道以上上下下的地形条件、高低起伏的空间变化,诉说着城市的文化故事。山城步道旨在串联、带动周边城市更新,盘活城市配套功能,以文化为引领,形成“最重庆”的元素符号,使城市步行空间受到更多关注,是城市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体现。
以渝中区核心区的“第三山步道”为例,主要利用老城区内的台阶、坡道、街道等串联历史街区、传统风情区等历史文化资源。这条3.9公里的步道高差近80米,覆盖公园、医院、学校、居住区、农贸市场、历史遗迹、地铁站等场所,实现了城市不同功能的串联。
苏州淮海街
位于苏州高新区的淮海街是苏州日资企业聚集区,全长550米,已有20多年历史,淮海街通过全国特色商业街专家评审,被评为“全国名优特色商业街”。
淮海街将苏州本土特色与日式社区文化特点相结合,集街道、建筑、街边商业、景观休闲、文化于一体,打造出一条融中外文化特色于一体的特色街区。项目方将根据街道的尺度特征,将“路”升级为“街区”,打造日式街道风格的商业街区。而且,不盲目堆砌日式元素,“为日式而日式”,而是在统一的美学语言体系下进行创作,保证街区整体的和谐统一。
例如,项目在原有“日式美食街”风格的基础上,对每家店铺的门头进行了重新设计,并通过色彩、材质的表达,形成门头与立面的对比,让每家店铺既“独立”,又成为街道主题的一部分。强大的“场景力”带来传播力、打卡力和话题力,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节日新名片。
广州永庆坊
永庆坊位于广州最具文化底蕴的老西门,东连上下九地标商业街,南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沙面,沿广州最美骑楼街恩宁路而建,作为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凝聚了骑楼民居、西门大宅、粤剧、粤绣、美食、青铜艺术等深厚的广府文化。
永庆坊项目采用“刺绣”手法微改造,形成“坊、巷、坊、巷”的岭南文化街区格局,坚持传承千年人文精髓,创新拥抱现代商业之都元素,以“老城新活力”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中国新时代城市有机更新标杆、广东岭南文化对外交流窗口,是广州市致力于打造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当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的城市更新示范区。
项目位于西关核心区,约占荔湾古城面积3%,拥有广州最完整的骑楼建筑群,项目已完成一、二期微改造并对外开放,2020年8月正式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2年1月列入首批国家旅游休闲街区,荣获国内外多项设计及城市大奖。
福州烟台山
烟台山位于福州市历史文化轴线南端,南眺五虎,北望三山,有“青山飘云,丘高水低”的风光。
设计团队保留原有建筑形态,融入现代设计手法,以“中西合璧、新旧共存”为设计理念,对相关位置进行针对性立面改造、景观提升、业态升级,并将景观环境与商业包装相结合,形成一街两环三组团九巷的漫步空间布局,力求唤醒胡同街道空间的活力。
通过提取商业元素,将时空穿越、现代感、艺术文化三大主题根植于街区的立面、艺术展示、景观、视觉、店招等各个方面,从而平衡旧建筑改造中的文化属性与功能。同时从古建筑中汲取灵感,将艺术创意与社区互动有机结合,真正激发建筑的活力。
沿街漫步,空间以“一场跨越时空的舞蹈”为主题,顺着流线走下去,会感受到“五彩灯光下的别样场景”,灯光与灯光延续着穿越时空的旅程,以投影、内光、吊灯等不同形式展现出屋檐、柱子等丰富的建筑形态,通过明暗对比刻画出不同区域的市井氛围。
成都猛追湾
猛追湾城市更新是成都首个EPC+O模式下的中品质城市更新项目、锦江公园首个慢活滨水空间、首个呈现成都“八街九街区十景”的项目,总面积1.68平方公里。
万科成都是集“规划、设计、建设、招商、运营”为一体的综合项目,以2.5公里黄金滨水区为研究范围,重点布局霞湾区555亩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启动区位于猛追湾-霞湾区,包含第一街-滨河商业街、第一广场-王平坊、三巷-香巷1巷、2巷、3巷,总仓储经营面积4.3万平米,于2019年9月整体开业。
项目引入多家首店及40余个文创轻餐等知名品牌,打造“同美大厦成华之窗、摩天轮锦江之眼、339梦想塔、东风桥头记忆门”等一批旅游地标,营造“亲水”文创体验、“最成都”都市休闲、“后现代”潮流娱乐、“夜经济”特色消费等新场景,形成集传统文化体验、美食、休闲、文创产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旅游目的地,串起太古里—猛追湾—东郊记忆—北湖公园—熊猫基地的新型文旅轴线。
海口骑楼老街
海口骑楼老街是当今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骑楼建筑群,2009年被国务院文化部评为首批十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也是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首批全国旅游休闲名街名单(2022年)》中海南唯一入选的历史街区。
海口骑楼老街位于海口市主城区,总占地面积约1820亩,约有600栋历史建筑,可以说是一座浓缩了海南近现代史的活博物馆。老街规划选取中山路、水巷口、琼海关、长堤路围合的重要区域作为重点更新示范区。
项目包括“千年琼州(非遗老字号振兴)”、“百年骑楼(新南洋生活方式)”、“当代海口(本土文创艺术)”和“烟花水巷(海南特色沉浸式美食文化街)”,通过内容引入、业态升级、活动策划等,打造外地人必去、本地人常去的“文商旅产”融合发展海南自贸港新城市名片。
深圳南头古镇
南头古城见证了近1700年郡府历史变迁,因盐而起、因人而兴,自东晋设东莞县、明代设新安县治以来,长期管辖香港、东莞、澳门、珠海及中山部分地区,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源头。
2019年3月,南头古城“改造重生计划”启动,采取分级开发形式,依据古城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兼顾建筑的艺术美感,对区域内建筑进行分级开发,形成历史怀旧区、艺术文化体验区、品质生活区、文化创意区。
改造后的南头古镇保留了青石板、牌坊、骑楼、甜品店等传统岭南元素,又加入了网红店、咖啡厅、展厅等时尚元素,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新旧逐渐融合的景象。2020年,该项目入选“中国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成为深圳的新名片。
在南头古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邻里交往、聊天喝茶的情景;不时举办的活动、艺术展览,带来新鲜的文化潮流;文化机构、艺术工作室陆续入驻,让古城呈现出文化包容性:它不仅兼容日常生活的琐碎,更是创意潮流的发生地。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南京规划资源、网络、项目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