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朵:2023,精品剧和现实题材大年于于小千
正文│骨朵
2023年是口碑好年,豆瓣评分8+的作品超过20部; 2023年也是题材创新的一年,科幻、人生悬疑、新武侠等动感作品争做精品; 2023年也是内容深度探索的一年。 ,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时代题材,都呈现出更多的新鲜感。
面对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经验和灵感的一年,四位嘉宾简要回顾了2023年,总结和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历程。
参与讨论的嘉宾有——
于小千,作家、《漫长的季节》、《风雨》编剧、中国广播联合会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主任
《隐神》、《陈情令》、《彩衣风起》导演陈家霖
徐苏,《听说你喜欢我》、《功勋》、《穿越火线》、《碧蓝之刃》编剧
沙伟奇导演的《我很想你》《带你飞翔》《逆流而上》
李梦奇 骨朵传媒总编辑
以下为论坛内容实录:
2023年,优质剧集和现实题材的一年
于小倩:今年以来,我感觉整个行业还是在复苏的。 尤其是今年,豆瓣上的8分钟剧数量较以往大幅增加。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优质剧,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我感觉无论是平台还是公司,大家走精品、出精品剧的趋势和意图越来越明显。 一些所谓腰部作品的市场将会受到挤压。 整个市场和制作公司对于头部剧的需求也越来越清晰和明确。
陈家林:我最大的感受是,今年从题材上来说,百花齐放。 于老师的《漫长的季节》和科幻剧《三体》让创作者对小众题材充满了信心,无论是对市场还是对创作者来说。 ,为观众带来三赢。 我自己作品的受众可能越来越年轻化,包括我的工作人员中一些年轻的创作者。 他们会给我一些新的想法,换句话说,我可以掌握“交通密码”。 年轻观众喜欢看什么,我就可以放到我的作品里,让大家欣赏。
徐苏:我觉得今年应该是现实题材爆发的第一年,比如于老师的《漫长的季节》《匆匆忙忙》,包括年初的《县委大院》。 这一系列的作品可能比较集中在这两年。 在一些主题上,今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实主义是一种趋势。 现在观众厌倦了纯粹虚构的故事或例行公事。 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从来自现实生活、来自生活深处的事物中寻找素材。
沙威奇:我觉得今年所有题材的制作水平都有所提高,制作比以前好很多。 每个人都对此感兴趣。 过去,市场上的投资项目主要是IP改编。 从今年开始,平台和制作公司将为原创创作给予更多的空间和支持。
《In This World》和《Hurry Up》并不常出现;
现实题材如何走出“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徐苏:其实今年很多好的现实主义作品都面临这样的困境。 我们自己也在思考我们到底想表达什么,或者说我们写的故事是处于high状态还是不high状态。 明白现在的年轻人想要什么吗? 但我觉得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基本的结构和魅力。 也许今天我们在做现实题材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去思考,比如采用类型化的创作方式,现实题材是否可以与悬疑相结合。 像《漫长的季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严肃的主题能否与一些商业元素相结合? 例如,将其与科幻小说结合起来。 这种混搭或许会带来新的叙事魅力。
我在B站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团体,就是B站的UP主们。我目前正在做《英雄联盟》,这不仅仅是关于电子竞技的事情,也是关于年轻人的成长以及年轻人如何定义他们的生活。 其实我对游戏本身并不熟悉,对张艺谋导演也不熟悉。 我们不会玩游戏,甚至看游戏也看不懂。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找到了B站的两位专门讲解电子竞技的UP主,给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它,以及电竞文化中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东西。 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个我们能够掌握、能够理解的部分,相信很多观众也能感受到共鸣。 我想这是我今年在创作方面特别受益的一点,就是给自己请了一位老师。
徐苏
于小倩:我觉得有一点是,编剧、导演在创作过程中不应该预设观众会喜欢什么,也不应该刻意去迎合他们。 如今,观众的口味非常多样化。 你要完全预设市场会接受什么,观众会喜欢什么,这可能有点本末倒置。 专心完成故事就好了。 尤其是现在平台崛起,观众、市场、类型越来越细分,我们依然相信,认真制作的一部剧,一定会找到适合它的观众。
热门商品会变得更受欢迎吗?
沙威奇:现在我们电视剧的播放媒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不管是什么类型,如果在电视上播出得好,那就是大家的爆款。 但现在观众的选择权很强,而且各个平台播出的剧都不同,有的只能会员观看。 真正的好作品出现后,可能会吸引更多平时不看剧的人去买会员,比如《在人间》《漫长的季节》。 由于偶像剧往往拥有大量女性观众,对于平台来说,这是一个现有的会员市场。 但如果现实题材真的爆发,很多男性观众会突然买会员,比如《漫长的季节》、《在人间》和《匆匆忙忙》。 事实上,很多从未看过电视剧的观众都会购买会员。 这个市场非常大,这使得它们成为一种全国现象并大受欢迎。
沙维克
徐苏:我觉得现在大家入市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 热门单品的定位比较明确。 如果你属于这样一个类型,尊重它的基本创作规则,有好的布局,有优秀的制作,你就有希望。 当然,每个创作者都希望能够爆红,但目标不能仅限于此,不能追逐市场来取悦市场、迎合观众。 风追不上,你永远在风后面。
今年,我身边的一群朋友都有一个共识。 他们不太擅长说“我想成为热门”。 要努力拍好作品,拍好人物,写清楚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打磨自己。 叙事技巧。 或许大家都会变得安心一些。 这是一个好兆头。 这个市场还需要更多可能不被大众欢迎的优质作品。
古代木偶和现代木偶如何打破常规?
陈家林:我们不应该害怕所谓的童话剧和古代木偶剧的套路。 最重要的是改变内容或者人物。 仙侠剧近年来也在发生变化。 比如往年,很难看到甜美女主角搭配霸道总裁。 现在是男强女强。 正在热播的《神隐》中,我们做了一个反套路。 男主和女主不是男强女强,而是男弱女弱,但他们会逐渐变强。
陈家林
沙维奇:其实现在观众所迷恋的陈词滥调,并不是设定、人物的陈词滥调。 他们可能更反感一些非常具体的次要情节,比如遭遇场景。 他们讨厌这种雷同。 但我们所说的套路其实并不是坏事。 好莱坞类型片只有很少的叙事方式和人物关系模型。 我们所说的逆流而行,并不是拍观众看腻的东西。 观众不会对人物关系感到厌倦,但可能会对特定的情节感到厌倦。
《我很想你》并没有聚焦他们所在行业的职场,而是更聚焦他们的生活。 因为我的作品的主题是热爱生活。 当然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友情、亲情,包括为梦想而奋斗,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不想让它成为一个坚强的角色。 包括谭健次饰演的主角莫倾城,最后都退休了,也不是一个特别强势霸道的总裁。
是什么导致了第一年的“台上配角”?
于小倩:其实有时候主角对观众观感或者心理的影响会比配角稍微弱一些。 我一直觉得积极的一面并不是角色弱点的原因。 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角色有点假,或者是角色的立足点没有找到,导致配角的辉煌时断时续。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还是要坚守角色,找出角色真正的情感落脚点和落脚点在哪里。 树立信仰意识还是很重要的。 首先,作为主创,你真的喜欢这个角色吗? 你可以接受他的闪光点,也可以接受他的黑暗时刻。
于小倩
徐苏:主角无论是正面还是出于各种原因来塑造角色,他都会避免角色中的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人性真实本质的一些部分扭曲。 因为配角并不承担主要的叙事功能,更多的是展现自己的人物色彩,所以很容易让观众喜欢。 但事实上,正面不应该成为主角扭曲的原因。 为什么一个完美的人会失去魅力呢? 我想是因为我写得不好,没有找到这个人物的真正抓地力。 我特别喜欢一部日剧,叫《白塔》。 里面的男主角是完美的,但也是不完美的。 被欲望控制的人最终会毁灭自己。 但他身上的聪明、天才、智慧和野心却是那么迷人。
戏剧中,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是一个服务于剧情和主题的整体体系。 我们倾向于把主题的负担放在主角身上,通过他的命运、他的性格、他的选择来呈现。 如果这样的生态系统被破坏了,我认为角色系统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外界或者观众,而必须从创作本身开始。
未来的创作方向是什么?
于小倩:我觉得这个很难预测,因为无论什么题材,每年肯定都会有爆款。 无论是古装剧、现实剧、悬疑剧,每年都有好的作品问世,能够突破圈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受观众喜爱。 所以我个人来说,创作时尽量以“我”为中心,不会过多考虑市场的影响或者趋势的走向。
我们目前正在根据公安作家陆征的小说改编,讲述一名特警的生活。 创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还原特警生态,找出特警区别于其他警种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同时发现他们独特的魅力,靠着小小的温暖以及人性的小闪光点。 突出这种警察类型。
徐苏:这个很难预测。 创作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是我们工作中最迷人的部分。 你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只能寻找让你产生生理反应的材料。 只能说,未来我们可能还是要坚持原创,结合现实题材做一些尝试。
沙威奇:我很想拍一部小镇青春偶像剧。 我发现现在中国的小城镇特别有趣,因为小城镇的年轻人和大城市的人之间没有信息鸿沟,但他们周围的环境跟不上,这就产生了巨大的隔离感。 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心理落差,但又或许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离开那里。 那个环境让我觉得特别有趣。 我特别想关注小镇年轻人如何谈恋爱。